Shanghai Lvle Bio-Tech Co.,Ltd?
Bt基因轉入農作物的基因組當中,這樣一來農作物就可以自己分泌這種殺蟲蛋白了,可謂一箭雙雕。沒想到這樣一種雙贏的新技術卻遭到有機行業從業者的無理抵制,簡直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說到提高糧食利用率,減少浪費,科學家們已經研制出了不含“糖生物堿”(Glycoalkaloid一種有毒物質)的轉基因土豆,以及不含過敏蛋白的豆類等等各種新型農作物,如果能夠大規模應用的話就能大大減少糧食浪費現象。至于說增加農作物的抗風險能力,更是離不開轉基因技術。目前全世界多家實驗室(包括中國)都已經成功地把抗旱抗澇基因轉入農作物,一旦被批準就可以進入市場,大大增加農作物的抗逆性。
可惜的是,因為來自有機從業者的抵制,這些新技術全都躺在實驗室的櫥柜里睡大覺,普通農民無法使用。這方面的一個好例子就是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張啟發倡導的“綠色超級稻”。張教授早在上世紀末就已經意識到中國農業的“高投入高產出”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將會給中國環境帶來滅頂之災,于是他提出利用基因技術全面改良水稻品種,在產量、品質、抗性(包括抗病抗蟲抗旱)和營養高效利用(比如氮磷鉀等)等多方面都有所提升,培養出“少打農藥少施化肥節水抗旱優質高產”的“綠色超級稻”。
(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張啟發院士)
這個概念比袁隆平的只注重提高產量的所謂“超級稻”概念不知要先進多少倍,難度也不知要大了多少倍。但是,因為培育“綠色超級稻”需要使用轉基因技術,張啟發被很多人罵成“漢奸”,其中就包括很多從事有機農業的人士。
事實上,這股反轉浪潮不僅是中國才有的。美國農業部當初制定有機標準時并沒有規定不許采用轉基因技術,沒想到美國的有機團體群情激奮,給農業部寄去了27.5萬封抗議信,農業部沒有辦法,只好將轉基因技術排除在2001年實施的美國國家有機標準之外。
因為有機愛好者當中普遍存在的迷信現象和返古思潮,這個圈子已經變成了反科學大本營。于是,一個本來最應該擁抱新技術的行業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如今市場上絕大部分有機農產品都變成了奢侈品,變成了少數富人們用來裝門面的東西。其中甚至有一部分有機農產品既不健康也不環保,甚至連奢侈品都不如。
有機農業要想重生,必須放棄偏見,主動擁抱新技術,除此之外別無他法。